首页

优美网论坛

时间:2025-05-29 18:03:31 作者:端午假期“小三通”航线客流量预计超1.8万人次 浏览量:17355

  中新网新疆昌吉3月6日电 (成石麟)进入3月以来,天气逐渐变暖,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新疆昌吉市水利部门未雨绸缪,积极组织人力,对该市三屯河灌区195公里的干渠和支渠的各个站所和闸门口的冰雪及时进行清理,每天安排专人,对渠系上游水库及三屯河上游的冰雪和水情及时进行巡查和监测,确保春季防洪灌溉工作顺利进行。

  5日一大早,记者在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东干渠首水利枢纽站看到,工作人员利用铁锹、扫把等清雪工具,正忙着对枢纽站进水闸、泄洪闸、排沙闸、溢流堰、拦洪坝内的积雪进行清理。

图为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东干渠首水利枢纽站,工作人员正忙着对枢纽站进水闸、泄洪闸、排沙闸、溢流堰、拦洪坝内的积雪进行清理。成石麟 摄

  57岁的王泽文是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村民,家住在上述枢纽站附近,看到工作人正在清理积雪,他和村里的其他14名村民主动加入到破冰引渠的行列中来,经过大家整整一上午的努力,该枢纽站的积雪被清理的一干二净,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和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王泽文说:“天气暖和了,雪也开始化,我们到东干渠首水利枢纽站,打扫闸门下面的积雪,雪扫干净了,我们开春浇水也就方便了。”

  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东干渠首水利枢纽站由2孔进水闸、5孔泄洪闸、3孔排沙闸和107.65米长的溢流堰组成,入春以来,该站及时安排人员,对枢纽站积雪覆盖和冰雪融化情况进行巡查和监测,确保防洪安全和春灌顺畅。

  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东干渠首水利枢纽站副站长迪力牙尔·巴哈提亚尔说,在接下来这段时间,将根据气温变化、冰雪融化以及河道来水等情况,进行随时监测,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和农业灌溉的用水畅通。

图为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村民王泽文和村里的其他14名村民主动加入到破冰引渠的行列中来。成石麟 摄

  在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西干渠首水利枢纽站,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利用十字镐、铁铲和铁锹等清雪工具,对进水闸、泄洪闸、侧堰内堆积了一个冬天的将近40厘米厚的冰进行敲打、戳穿、清理,整个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

  三屯河灌区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上游有三屯河水库和努尔加水库2座中型水库,引水渠首3座,输水干渠3条,属于国家大型灌区,承担着昌吉市防汛抗旱、农业灌溉和城市生活用水等职能,灌区总面积103万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番茄、玉米、甜菜等农作物,为确保灌区行洪安全和春季灌溉顺利进行,三屯河流域管理处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全力以赴防春洪、保春灌。

图为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西干渠首水利枢纽站正在安排人员对站内启闭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 成石麟 摄

  昌吉市水利管理站副站长、昌吉市三屯河流域管理处副处长徐蒙可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春灌前,对97座闸门和启闭机进行维修养护,并根据上游来水情况,成立防洪抢险应急分队随时待命,执行24小时防洪值班和防洪检查制度,及时了解天气情况,掌握三屯河上游来水和努尔加水库蓄水信息,对险工险段春季防洪道路进行检查,清障疏通道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昌吉市春季防洪灌溉工作顺利进行。”(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阳江核电站年度上网电量首破500亿度

毛宁:首先这不是一个外交问题,具体情况请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我要告诉你的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的“海峡中线”。(完)

8月8日电 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4年8月8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原主任白廷辉受贿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白廷辉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川台贸易面对面促进会举行 共话融合促发展

一声丝竹起,何处不江南?江南丝竹并非是小众的音乐形式,明朝首辅王锡爵就曾在太仓家中开设乐班,百年来太仓坊间的江南丝竹班社更是从未间断。太仓每年都会举办江南丝竹比赛,“都是爱好丝竹的民间乐队来参加,每年都会有30多支队伍,参赛的演奏者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小的也就十来岁。”文野与共,雅俗相偕,江南丝竹是太仓人“以乐会友”的工具,普罗大众皆可赏玩。

默契天成的好搭档 “80后”乘组值得信赖

位于兰州市主城区上游的兰州石化公司停运了黄河北罐区及跨越黄河危险品输送管线,关停了所有地下水、地表水取水工程,并对化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出水化学需氧量较改造前下降了46.71%。

“港产城乡”融合发展 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加速提升能级

羌纳乡坚持在传统产业上求突破、谋发展,积极探索特种养殖、特色种植模式。以巴嘎村林麝养殖示范基地、巴嘎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孜玛岗养羊厂为支撑,采用“公司+村集体+致富能手”的模式发展,将科技示范、辅助生产、销售链路融为一体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机械租赁、务工等方式带动民众增收达到200余万元,带动民众走上致富之路。结果村木耳种植项目和米尼村灵芝种植项目,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打通销售渠道,成为村集体产业支柱,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创收62万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羌渡岗村、当扎村车厘子经济园和西嘎村庭院车厘子项目,探索采摘体验与集中销售并行模式,推动持续创收。此外,羌纳乡创建军地综合供销模式,通过军地共建展销点活动,加强新鲜果蔬、土特产售卖,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益2.5万元,进一步带动民众增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